13岁独臂篮球少年燃爆全网不被定义的人
来源:教育(ID:edu)
每个人的人生,
都不应该只被一个或几个词语替代,
不被定义的人生才会更精彩!01
最近,一位13岁独臂少年打篮球的视频,燃爆全网。
面对比自己高一头的成年对手,少年一点都不怯场,运球、投球行云流水、精准流畅。
专业人士点评:“他的运球速率、稳定性和突破能力,令人咋舌!”
不少网友说:“单看动作,根本看不出他胳膊有问题。”
NBA球星库里看过视频后,开始在线“寻人”:“Whoisthiskid?Helpmefindhim!”
火箭球员PJ塔克更是在社交媒体上主动给少年留言:给我你的码数,我送一双球鞋给你,希望继续加油!
易建联在微博上转发他的视频,称:“心,永远都会是身体里最强壮的部位。”朱芳雨更是称赞他是“我见过篮球打得最好的孩子”。
这个少年叫张家诚,5岁时因意外失去右臂,12岁开始接触篮球。他说:“拿起篮球就不想放下。”
用母亲的话说:“他不是在家,就是在球场,其他地方从来不去。”
13平方米的客厅,是他的小型训练场。每天练球到汗流浃背,手指开裂就用胶带固定。
有梦想,谁都了不起。就像库里说的那样:“别让任何人对你说不行!”
永远,永远,不要轻易定义一个孩子的人生!因为,你从来都不知道他们的未来有多精彩。
02
曾陪朋友去盲人按摩店按摩,与女技师闲聊:“您为什么学按摩呢?”
她手上不停,嘴上带笑,喃喃地说:
“像我们眼睛不好,在大多数父母眼中,要不就学按摩,要不就只能去给人家看风水。女孩子嘛,学按摩的比较多。”
心理学上有种说法,叫“投射”,是说把自己的感受,先入为主的投射到别的人或事物身上。
一旦大人把固有的认知“投射”在孩子身上——你眼睛不好,最好学按摩;你没有手臂,不能打篮球……
那就注定了,这个孩子可能永远都跨不过父母横在他们面前的那条河。
美剧《权利的游戏》中扮演小恶魔提利昂·兰尼斯特的演员彼特·丁拉基,身高只有cm。
他生下来就患有软骨发育不全症,五岁时不得不接受双腿骨的拉直手术,手术过程相当痛苦,
但彼特庆幸的是除了这次手术,他的父母并没有在生活中其他方面给予自己特殊照顾。
“他们从不表现得我很特殊”,多年之后彼特回忆道,“在他们看来我只是有一点点和别人不一样而已”。
父母眼中的“正常”,让彼特能够和普通的孩子做朋友,上普通孩子能上的学校,钻研自己的爱好,坚持自己梦想。
他热爱表演,初出茅庐时,却拒绝出演把矮人作为笑柄的角色。
他说:“把矮人当作笑柄是媒体最根深蒂固的偏见。
每个矮人演员都可以为改变这种偏见贡献自己的力量,办法就是对这样的角色说不。”
多年后回忆这段经历,他说:“我那时候比较自大,但是我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。”
凭借“小恶魔”的角色四次斩获艾美奖最佳男配角。别人眼中“矮人”的标签,没有盖过他的演技和才华。
一个从未把自己定义为“侏儒”的人,终于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巨人。
有记者问他,是否将自己视为侏儒症患者的代言人。
他赶忙回答:“这我可不敢当。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,不是说患了这种病他们的人生就是一样的,
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和人生,有他们应对的方式。
我自己看起来生活得不错,不代表我有资格教育别人该怎样生活。”
彼特和女儿
没有被定义的人生,才会像万花筒一样精彩。
03
对孩子的定义,大多来自父母,其中的误判毁掉的是孩子的一生。
曾有调查数据显示:我国学龄儿童的多动症患病率为4.31-5%。
按照这个比例计算,估计全国共有患儿共万。
除了专业的医学诊断,我们也常常会听到家长们想当然的一些结论:他在幼儿园闹极了,超级爱动,十有八九是多动症!我们的误判和在人前的不断强化,可能会让我们忧心的“症状”不断放大,愈演愈烈。
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里,教育专家尹建莉说:
“我明明清楚地看到这些孩子‘症状’的出处——他们的家长或严厉或溺爱,教育方法出现了明显的错误。
孩子身上的‘症状’,几乎都是在反抗不得当的教育中被扭曲的表现。”
也就是说,患病率如此之高的儿童多动症背后,掺杂的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误判!
父母对孩子的定义轻而易举,对孩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,却可能会波及一生。
范成金,33岁,大学毕业后,啃老十年。
她家家境并不好,在很多人眼中,不工作的范金成就是一个奇葩。
只有她自己知道从小到大,多少次想冲破藩篱,就有多少次被父母一击即溃。
她充满期待地为父母准备饭菜,会被他们嫌弃“真难吃”;
她喜欢画画和设计,父母看都不看一眼,还批评她:“这有什么用啊!”
她专注雕刻,又被父母揶揄:“你喜欢又怎么样,喜欢也干不成!”
父母常挂在嘴边的“你啥也干不成”,久而久之,范金成真的成了这样的人。
她尝试了几份工作,都无法胜任,只能无比绝望地看待当下和未来:
“他们剪了我的翅膀,却还怪我不会飞翔!”
父母亲手给孩子贴上的标签,有时候怎么撕也撕不下来。
《好妈妈都懂的心理学》里讲到:当你总是给孩子贴上“马虎”的标签时,孩子一般会有两种反应——
一种是认同。他会在潜意识里自我暗示:我是一个马虎的人,我会做出马虎的事。
也许孩子会很努力地让自己不再马虎,表面上做到了,但是内心里却一直在与“我是个马虎的孩子”为敌。
这种分裂、对立的状态非常消耗能量。
一种是反抗。孩子会很不服气:我只是审题没看清楚,凭什么说我马虎呢?但这样的反抗伴随着无力感:我要怎么证明我不马虎呢?
“证明”给谁看,这件事并不容易做到。慢慢地,孩子就会放弃反抗,变得“皮”了:
你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吧,我不care,反正不管怎么做,你们都觉得我不好。
别轻易定义你的孩子,因为他们真的会成为你们定义的那个人!
04
我们时常从上帝视角给孩子贴“标签”:
这孩子挺聪明,就是马虎。
这孩子不懂分享,太自私了。
这孩子就是懒。
这孩子算是废了,天天打游戏。
……
毁掉一个孩子也就是这么简单!用最简单的词语,去定义孩子的一生。
标签贴来贴去,我们再也看不到鲜活的人,蕴意丰富的事。
有时候,孩子的行或不行,也只在父母的“一念之间”。
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应该只被一个词语或者几个词语框住,不被定义的人生才会更精彩。
感谢点“在看”和转发,让更多人看到,希望更多的人活出精彩。
<END>
来源:教育。致力于为1~12岁儿童打造前沿、权威的家庭亲子教育平台,通过解读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、跟进教育部政策,为家长提供有指导价值和意义的内容。
*注: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。
近期原创:
余生还长,一起摆摊呀亲眼看着一个孩子长大,又看着他毁掉怀孕被虐;白富美被家暴还生三胎:为何会有这样的受虐狂?好物好课:
90%的人防晒都做错了这4点,难怪皮肤变黑长斑,还显老补习班怪象,90%父母都犯过这个错误,不引起重视,必定毁了孩子!能除螨的氨基酸洗面奶,抹掉痘痘、黑头、大毛孔……素颜也好看!万伊刀:双鱼女,曾为教师,现为自媒体人。解读家庭教育、婚恋情感、自我成长。代表作:《妈妈,别人家好有钱呀》、《你不对孩子狠心,将来你会很伤心》。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ohhayoungchina.com/htcs/1434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