难忘春节ldquo包年团rdquo

北京中科白瘕风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lx_bjzkbdfyy/

文:朱迅翎

图:来自网络

过大年,碾米、杀猪宰羊、蒸年馍,热闹非凡。包年团,别有一番年趣。

年团,分黑团、黄团、菜团。在我小时候只记得过了腊八,喝了腊八粥,就到年了,年味浓了。年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来。最忙碌的莫过娘了。

在我们苏北,管母亲叫娘,管父亲叫大。母亲是小脚,蹬蹬蹬的到堂屋,蹬蹬蹬地到灶房,撩起兰色的围巾,洗把手,卷起袖子,掀开缸盖,弯下腰,将面瓢下到缸底,一瓢一瓢地抖面。

抖面前,先把案板上的葱姜、碗、油盐拾掇好,置放好,收拾干净。那年月,国难时期,平素,生活再难,过大年了,总要包年团,才有年味。

包年团的面,多是玉米面,玉干面,白面只作面引,少许。

包年团,除团皮外,重要的是团馅子。黑团馅一般用山芋做。把山芋用清水洗净,切成玉丁,田字形,在锅里煮,煮成肉泥状,放上红枣、小豆,主要成份是红芋。

蒸黑团子主要是打发要饭的。母亲一生积德行善。她常说,人总有难处,落难时,拉上把,叫积德行善,上功德碑;人有了难处落难上,再踏上一只脚,那叫落井下石,将来肯定不得好报!

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要饭的人一拨一拨的。母亲一听有要饭的,马上取出几个黑团子,客气地说:“过大年了,还出来要饭,难啊!”说着,就把几个团子往对方手里一塞。

黄团子的馅则不同,主要用姜豆、小豆,掺少许红芋,加上红枣,在锅里煮上几个时辰,掀开锅,用锅铲子铲铲,搅拌搅拌,搅和均后,香喷喷的,甜津津的。

黄团子是留给自家过大年吃的,此外,遇上唱年戏,村长起团子,一个个金灿灿,香喷喷的黄团子,拿出门去。那黑头、小生、丑角、旦角吃了,粉墨登场,对台戏拉开,人潮涌动,那才叫年味。

菜团子的馅,主要是把夏天晾晒的豆角、马蜂菜(马齿苋)、银银菜(苋菜)、茄丝、南瓜片,用灰浸干,晾晒数日,成了干菜,用篓子装起来,过大年了,菜团子派上场了。

不论包黑团子、黄团子,还是菜团子,不是母亲一人干的。大姐、二姐、大嫂、二嫂、三妹,洗净手,围拢过来,有人装馅,有人擀皮,多人包包。

爹爹是火头军。

那时,烧锅,不是现在用气、用电、全是用柴火,拉风箱,叭哒叭哒,有节奏的风箱声,成了过大年的交响曲。

龙固镇供电所所长王勇,笔下的《蒸馍馍》写的十分传神,其中写到蒸馍需要劈柴火,当地人抡起大锤,锤上锤下,上下飞舞,挥汗如雨,那木柴睁着两眼向你发难,怒吼,就是闻风不动,究其原因,没找到“纹路”。

“劈木啦!劈木柴啦!”大街吆喝的溜乡劈柴匠(当地称他们吃红脸饭),叭叭,两爷三锤,木柴疙瘩开了花,一时没开的,加塞子。塞子有两种,一种是铁器的,一种是枣木的。槐木硬质木料做的木尖子,用它们的张力,硬硬地把木疙瘩撑开。

蒸馍用笼,同样包年团,也用笼。

笼,竹制的竹笼,一层一层的,层层叠叠,笼框框,称四帮,笼框,笼帮,中间用竹子编制的竹笼子,用线连结,通气透明,十分壮观。下层黑团子,中间黄团子,上层菜团子,半人多高,几个劳力方能启动,犹如窗棂。

冒着腾腾热气,热气散发开来,热气弥漫,整个灶屋就像上了大雾,像山里的云。娘在屋中,好似腾云驾雾,进入仙境。

此时,母亲两手粘着面膏,在一旁观望,指点。那神态,那情绪,那架式,犹如教师指点学生,伟人指点江山。我从来没见过母亲是那样的神态自若,表情是那样的神奇!

愚伯的自留地

施比受更为有福!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ohhayoungchina.com/htyf/16950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