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要在红枣开花前预防黑头病
为什么要开花前预防黑头病?
黑头病
一、病症特点
红枣黑头病,病症特点病害一般从果实白熟期(最早在8月初)开始显症,白熟期前不发病。病斑多发生于果顶或脐部,初为黄色或淡红色、边缘不整齐、形状不规则的水溃状小病斑,直径3~5mm,扩展缓慢,发生比例很低。8月下旬至9月下旬遇降雨,病果大量出现,病斑扩展迅速,病组织呈倒半圆形,深入果肉3~5mm,病健交界易剥离,病果味苦,发生比例很高。黑红色病斑不凸不凹,后期大小为5~15mm。
红枣黑头病症状采收后保鲜贮藏或晾晒期感病,病斑出现部位不定,一个果上常同时出现多个病斑,扩展迅速。在病斑表面长出黑色霉状物,是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
二、病原
黑头病的主要致病菌是细极链格孢菌,还有少数是小空壳菌和茎点霉菌。细极链格孢菌是弱寄生菌,只有在果实生理衰弱,或有雨裂伤口时才能侵染发病。
三、发生规律
当年的病果落地后,在潮湿条件下,病部长出许多黑色的、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。病原菌以菌丛、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,在病果和枯死的枝条上越冬。
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、昆虫等进行传播,从伤口、自然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。
病原菌在6月下旬落花后的幼果期,开始侵染,并处于潜伏状态。
到果实接近成熟时才发病,即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发病。当温度高时,又会产生分生孢子再次侵染,此期的潜育期为2~7天。
枣病康,最新研制,升级配方!枣病康是由郑州方正化工有限公司针对新疆南部地区气候,土壤环境,专门研制而成。在配方4%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基础上添加了10%的氟嘧菌酯,0.5%氨基寡糖素,碘制剂,多元复配而成,对枣树多种混发型病害,如小叶,花叶,蕉叶,落叶,炭疽,二三年树整株枯死,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,尤其对红枣黑头病,缩果病的防治上有突出的效果。
温馨提醒:
枣病康为什么使用这这三种成份?
成份:4%的嘧啶核苷类抗菌素、
增效成份:0.5%的氨基寡糖素、10%的氟嘧菌酯
一、4%嘧啶核甘类抗菌素具有预防保护和内吸治疗双重功效;内吸型杀菌剂在多雨季节使用,仍可保持较强的内吸药效。
二、0.5%氨基寡糖素对病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,并具有细胞活化的作用,有助于植株的恢复,增强抗逆性。
三、10%氟嘧菌酯在对病菌孢子萌发和初期侵染最有效,为其更好地能预防黑头病的发生,并使产品药效发挥更为充分,一定要做好花前预防。
使用方法:
1、全程使用三遍,开花前每瓶稀释公斤水喷雾。
2、挂果后每瓶稀释公斤水喷雾。
3、膨果期每瓶稀释公斤水喷雾。极端天气或病情严重时可以多喷雾一遍。
4、本品具有很强的挥发性,傍晚喷施效果更佳。
5、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。
6、建议做好二次稀释,提高农药利用率(先用少量清水将农药倒入其中,充分摇匀,在把它倒入大罐中)。
7、后期用药加上防刺吸式害虫农药。
附:各种农药在混配时不同剂型投药先后顺序
投药及肥料依次为
叶面肥、可湿性粉剂、水分散粒剂、悬浮剂、微乳剂、水乳剂、水剂、乳油,这样混配出来的药剂稳定性较好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ohhayoungchina.com/htqc/7399.html